近年來,時尚圈越來越青睞大尺寸的配飾,客戶對于圍巾的需求也慢慢從30*180正常規格的圍巾轉變圍巾大尺寸的羊絨披肩,很多人就會問了,這羊絨披肩價格怎么這么高呢?
即使在紡織品價格日趨低廉的今日,相對于其他面料,羊絨披肩價格依舊可以算得上不菲,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更是如此,其價值可與珠寶相媲美。羊絨的矜貴之處在于品質卓越而產量低下,它輕薄柔軟,又順滑美觀,可塑性強,再加上上佳的保暖性,至今沒有任何一種面料能夠與之媲美,而一頭山羊一年生長梳理出來的羊絨,只夠織一條圍巾,且高品質的羊絨只產在極寒地區的山羊身上,其中又以頸部和腹部周圍的最優,也無怪乎羊絨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現在人們說起羊絨披肩或是羊絨圍巾,恐怕第一反應就是大不列顛的蘇格蘭格子圍巾。蘇格蘭獨立公投時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織毛衣的蘇格蘭偏僻村落的村民也著實令人印象深刻。的確,從Burberry到Johnston of Elgin,從Pringle of Scotland到Hawick,英國生產的羊絨制品質量上乘,風靡全球,搭配上極具辨識度的蘇格蘭格紋,脖子上松松一繞便是滿滿的英倫風情。由于中國制造的崛起以及中國產羊絨品質和市場份額的提高,業內人士開始擔憂中國人會奪走英國在羊絨披肩價格上的優勢。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羊絨披肩只占據了低端市場,高端的消費者也不會青睞中國產品,高端市場的根據地依然固若金湯。
然而這些認為可以高枕無憂的人可能有些過于樂觀,畢竟在羊絨的發展史上可是有著前車之鑒。在羊絨披肩剛引入歐洲的時候,流行的紋樣并不是蘇格蘭格紋,而是渦紋圖案(Paisley),這種來自于東方的華麗優美的圖案一直到十九世紀末都十分盛行。由于價格昂貴,產自克什米爾的羊絨披肩只有少數人才消費得起。到了十九世紀后半葉,英國生產制造的羊絨產品作為克什米爾羊絨披肩的廉價替代品開始進入市場,配合當時開始從蘇格蘭往英格蘭蔓延的蘇格蘭格紋風潮,逐漸將克什米爾的羊絨披肩取代,形成了自己的產業。如今英國和意大利早已成了高端羊絨制品的最重要產地。誰又能保證,中國不會是下一個英國呢?
不論羊絨披肩價格的前景如何,在南方冬日寒夜里瑟瑟發抖的我覺得,有一種幸福叫做身披一件羊絨披肩,腿上臥只熟睡的貓,在冬夜的室內玩電腦。
新昌龍翔紡織順應時尚潮流,大力開發高檔披肩產品,因我們的羊絨披肩價格有優勢,韓國客戶都專程來新昌考察,被我們精致的工藝,優良的材質所折服,最終下了110多萬的大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