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cashmere”,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兒時聽到的一個詞”開司米”。
難道80 90年代的時候羊絨產品,羊絨圍巾就已經遍及大街小巷了嗎?這似乎不應該???
羊絨圍巾,頂級品質,應該是屬于所有材質中最好的吧。普通人家是可望不可及。
再者,80-90年代,資源匱乏,更不至于羊絨圍巾遍地開花。
種種疑問促使我強烈的想要解開CASHMERE 之謎。
開司米是山羊絨的俗稱,英文為cashmere,其實就是克什米爾的音譯詞,
因為在歷史上克什米爾曾經是山羊絨的集散地,山羊絨分為白絨、青絨、紫絨3種,以白絨的價值最高。
實際上,流行于民間的開司米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司米,不過是一種化纖產品,防寒保暖性比較差。
因此,我兒時所知的開司米應該就是趕時髦的人們對一種劣質化纖產品的洋氣叫法。
其實cashmere 還有另一種解讀,《欲望都市》里,專欄作家Karre獲贈一條羊絨披肩,價錢足足值1200美金。
她的朋友說,這就叫cash—mere,就是錢啊。